環境部長薛富盛(左)頒發聯合報頒銅級獎,永續長羅國俊(右)代表領獎。記者曾原信/攝影
爲鼓勵企業善盡社會責任共同推動環境保護工作,環境部連續32年辦理企業環保獎相關選拔活動,今年有128家企業參選,家數創歷史新高,評選出73家企業、12名專責人員獲獎,獲獎企業包含日月光、友達光電、臺積電、玉山銀行、南華大學、統一、中油,聯合報也獲獎。
環境部今天舉辦「第5屆國家企業環保獎暨112年度模範環境保護專責及技術人員」聯合頒獎典禮。環境部長薛富盛致詞時表示,近年氣候變遷、環境永續、節能減碳等議題非常迫切且受到高度重視,已成社會發展矚目顯學,瞭解氣候變遷對人類生存環境有重大影響,而臺灣身爲世界公民需積極解決極端氣候造成的環境問題。
薛富盛說,社會大衆對於環保意識的擡頭,包括淨零模式、現行經濟發展成循環經濟,盼從源頭減量導入綠色設計概念,同時鼓勵推動共享經濟;對於已使用過的產品,若還能使用就繼續重複使用,壞了就回收再利用,製程新的產品,若真的無法再利用,就轉化成SRF,萬不得已才進入焚化爐。
薛富盛表示,環境部在淨零減碳方面也重視綠生活,盼除企業推動外,全民也能動起來。淨零綠生活可從消費行爲做起,重視低碳、綠色標章產品,盼從機關、學校、團體等推動,未來環境部也會推動循環採購,採取「以租代買」方式,發揮物盡其用的目標。
環境部指出,今年有128家企業參選,家數爲歷年最多,最終評選出73家企業,包含巨擘獎4家、金級獎3家、銀級獎24家、銅級獎34家,以及入圍獎8家,其中2家企業連續3年獲得銀級獎以上獎項,另頒發榮譽環保企業獎座;聯合報以設置太陽能板、汰換耗電空調、設置雨水回收設施獲頒銅級獎,並由永續長羅國俊代表領獎。
統計本屆參選企業111年環保政績,在環境方面,有98家企業取得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,成長64%;74家企業取得ISO 14064溫室氣體盤查驗證,成長51%;節電量達到4.45億度、節水達7277萬度;減碳量達23.84萬公噸,相當於615座大安森林公園1年吸碳量。
在社會面向,98家企業發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;97家辦理性別平等宣導及課程;另配合政府政策推動及環境參與,共計認養76做公廁及40公里海岸,辦理213場淨灘活動,有7506人次參與,撿拾41公噸海洋廢棄物,另有109家企業響應者民綠生活,包含加入環保餐廳、參加綠色旅遊級響應綠色辦公等。
今年企業環保獎評選出73家企業、12名專責人員獲獎。記者曾原信/攝影
今年企業環保獎評選出73家企業,4家企業獲頒巨擘獎。記者曾原信/攝影